技经观察丨制造业能否撑起印度的大国雄心?www.deekpay.com

## 印度:大国雄心与制造梦 近年来,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日益提升,印度凭借其地理优势,将此视为自身崛起的绝佳机遇,并制定了到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宏伟目标。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印度制造业的未来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莫迪政府大国抱负的实现路径。 一、印度的“大国梦” 印度洋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连接着世界主要航线,是全球大宗商品运输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印太海域已成为全球商业中心,也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要地。据估计,印太海域承载了全球65%的贸易,对全球GDP贡献达60%。作为印度洋中心的印度,战略自信心不断提升。 2018年,莫迪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宣称要将中国作为赶超对象。2021年,在印度独立75周年纪念日上,莫迪再次强调发展国内制造业,并提出到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四年后的2022年,印度第二季度GDP增速高达13.5%,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二、莫迪政府的“印度之路” 1. 对内:深化改革,重塑国家竞争力 莫迪政府认为,民主、人口红利和市场是“印度梦”的基础。莫迪在印度独立75周年讲话中将印度称为“民主之母”。 莫迪政府提出了“阿姆里特·卡尔”愿景,将未来25年视为印度发展的新起点,承诺消除一切奴役的痕迹,推动社会进步,并重点强调政治稳定、打击腐败、重视中小企业和数字化技术发展等改革方向。 2020年,印度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推出了“阿特玛·尼尔巴尔·巴拉特”经济计划,旨在增强经济活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并打造充满活力的社会。 近年来,印度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与生产挂钩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子制造、医疗设备、电信、食品、家电、纺织等领域。 2. 对外:广结盟友,谋求国际主导权 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体现出务实的现实主义,强调利用一切机会维护自身利益。印度前外交部长贾尚卡尔将印度外交战略总结为“与美国接触,管理中国,培育欧洲,安抚俄罗斯,让日本发挥作用,吸引邻国,扩大邻国”,旨在实现“向战略甜蜜点靠拢”。 近年来,印度与美国在对抗中国崛起方面形成了共同利益,两国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例如签署《美印防务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参与四方会谈,建立2+2双边框架等。美印两国还合作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共同利益,印以合作得到加强。 印日关系也得到了提升,两国设定了未来五年5万亿日元(约合420亿美元)的投资目标。在日本的支持下,印度将电子制造目标提升至2026年成为价值3000亿美元的电子制造中心。 俄乌冲突后,印度外交政策更加体现出逐利性。印度不顾美对俄制裁,大量进口俄罗斯原油,并建立了卢比-卢布交易体系。尽管印度外交部回应称不受美国施压,但其后对俄言行趋于强硬,并与七国集团一起谴责俄罗斯。印度最终选择退出拜登政府推出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贸易谈判。 三、印度的挑战 虽然印度展现出大国雄心,但其自身实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1. 战略风险 仅凭所谓的民主、人口红利和市场需求难以保证印度的“行动自由”。印度缺乏顶层战略设计,无法制定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更难以有效落实执行。 2. 工业基础和供应链薄弱 印度的工业基础和供应链水平与其实现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电子制造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印度的资本投资、土地和电力成本较高。印度能源资源贫乏,能源安全挑战严峻。印度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高,供应链性能和可靠性也不佳。印度中小企业居多,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3. 财政资金短缺 印度为其实现制造业目标制定了激进的扶持计划,但其财政资金存在短板,公共债务已经达到新兴市场高位。印度能否保障足够的财政支出支撑大规模的刺激计划是一个现实问题。 4. 国防工业对外高度依赖 印度的国防制造能力较弱,军事装备对外高度依赖。尽管近年来印度推动国防供应商多样化,但仍难以摆脱对西方国家供应商的依赖。 5. 营商环境不佳 印度营商环境饱受诟病,高昂的原材料进口关税、各州权力独立、官僚主义、合同执行困难、税收透明度不足等问题都限制了外资投资的信心和意愿。 6. 社会文化难以适应制造业需求 印度社会文化高度分散,缺乏凝聚力和“匠人精神”。种姓制度、语言多元、宗教繁多等因素都制约着印度社会发展。 7. 劳动力缺乏 印度劳动力参与率低,缺乏熟练工人。人口红利释放的前提是政府进行大量投资,而这对政府和企业都是挑战。 8. 周边关系紧张 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难以深度融入区域供应链。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存在领土纠纷,与孟加拉、斯里兰卡也存在摩擦。印度未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引发了周边国家的质疑。 四、结语 莫迪政府提出的“印度制造”战略实施近十年,但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印度展现出积极的改革意愿,但留给印度的时间并不多。全球制造业发展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国之间的供应链体系或将趋于分化。未来大国崛起之路会更加艰难,印度的制造业雄心仍然需要找到新的定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章列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编辑: [编辑] 研究所简介: [研究所简介]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