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支付清算体系来看RuPay和Paytm的发家史:印度四方支付

从印度支付清算体系来看RuPay和Paytm的发家史

当提及印度,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丰富多彩的莎丽、充满活力的宝莱坞电影舞蹈和音乐、色彩斑斓的机动三轮车、泰姬陵、佛教、甘地以及牛群……这些都是我们对印度的刻板印象,我们的邻国。多年来,在“莫迪经济学”的助力下,印度的经济确实实现了快速发展——2019年的GDP数据显示,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这种势头不容小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今天我们与您分享印度支付与结算系统的概览。

概览

印度的支付系统由印度储备银行(RBI)——印度的中央银行,进行如下分类:

– 纸质工具

– 电子工具(电子基础设施)

– 电子清算服务(ECS)信用

– 地区ECS(RECS)

– 电子清算服务(ECS)借记

– 电子资金转账(EFT)

– 国家电子资金转账(NEFT)系统:国家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 实时全额结算(RTGS)系统: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 印度清算公司(CCIL):外国CCP交易系统

– 其他工具

– 预付支付系统

– 移动银行系统

– 自动柜员机(ATM)/销售点(POS)终端/在线交易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以下这些:

– 大额支付与结算系统:RTGS

– 零售支付与结算系统:NEFT

– 外汇支付与结算系统:CCIL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两个领域,它们是印度支付与结算系统的支柱。

大额支付与结算系统——RTGS

在2004年之前,印度的大额银行间结算基于纸质工具。尽管RBI声称结算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但对于一个以软件技术著称的国家来说,这个速度有些令人难以信服。

2004年,RBI开发了并运营了自己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简单命名为RTGS,没有任何花哨的名字。然而,由于印度有超过1000个基于支票的结算系统,印度的RTGS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基于支票的银行间结算。幸运的是,印度的大多数零售结算系统都连接到RTGS。近年来,印度政府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政策,使RTGS对银行免费。

RTGS对我们来说是个老朋友,其基本原理在此不再介绍。然而,印度RTGS的一些独特之处值得关注。在印度,RTGS参与者分为以下四类:

A:中央银行、大型商业银行

B:主要经销商(作者对此含义不太清楚)

C:普通银行

D:清算机构

为什么有这样的分类?RBI是这样安排的:

A类成员可以向RTGS提交其内部转账指令,并作为代理银行代表客户银行提交指令,且有权获得RBI提供的日间流动性支持。然而,这些成员必须偶尔满足RBI的基础设施发展需求。

B类成员只能提交其银行间交易指令,且也有权获得RBI提供的日间流动性支持。

C类成员无法直接访问RTGS,必须通过A类代理银行访问。当然,RBI不提供流动性支持。

D类成员作为清算机构,在完成内部清算(通常是净额清算)后,可以通过API将结算指令批量提交给RTGS。

印度要求每家银行在IAS系统(即综合会计系统,银行清算账户的统一会计系统)中开设一个活期账户,但该账户不能直接参与RTGS结算。希望访问RTGS的银行必须向RBI开设另一个清算账户,称为“RTGS结算账户”。

在交易日开始时,银行必须将资金从活期账户转入RTGS结算账户,然后才能参与结算。在交易日结束时,任何剩余的资金必须转回活期账户。

印度RTGS系统的清算算法相对简单,遵循FIFO(先进先出)原则。当流动性不足时,清算指令进入队列等待。如果银行在RBI有IDL-SGL账户(即证券账户),RBI将自动使用银行持有的证券作为抵押品,为银行提供流动性,以确保支付指令尽快处理。然而,在交易日结束时,必须将借入的流动性偿还给RBI,否则将征收罚款。资金结算过程如图所示。

一个有趣的观点是,在印度,银行与清算系统之间的通信使用一种自开发的解决方案,称为SFMS(结构化金融消息解决方案),类似于SWIFT。

零售支付与结算系统——NEFT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转账通过EFT(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结算。2005年,RBI将其升级为NEFT,其中“N”代表“国家”。从那时起,印度所有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结算都纳入NEFT。作为一个零售支付系统,NEFT使用净额结算方法,每个工作日的净额通过RTGS结算。要成为NEFT的成员,必须首先成为RTGS的成员,否则结算无法进行。

其原理和流程图如下:

与前辈EFT相比,NEFT有几个显著的改进:

– 结算速度更快,通常在同一天完成,而之前的EFT通常需要T+3天结算(后来优化为T+1)。

– 运营时间更长,NEFT全天候运行,除周日外,资金仍可结算(因为RTGS也在周六开放)。

– 安全性更高,使用印度的自开发SFMS通信平台,消息传输加密。

– 到目前为止,NEFT有220个成员,包括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卡支付与结算组织——RuPay

在印度,零售银行卡支付领域之前由美国运通、大都会、维萨、万事达卡等卡组织提供服务。结算由卡组织自行发起。例如,使用印度维萨卡的交易在印度美国银行(印度分行)结算,而万事达卡交易在印度银行结算。

2013年,印度推出了自己的国内卡组织——RuPay(由“卢比”和“支付”组合而成),全国上下欢欣鼓舞。在印度普惠金融政策的帮助下,RuPay在几年内发行了超过5亿张借记卡,占国内借记卡市场份额的50%以上(尽管这些主要面向低端客户)。

印度的移动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但有趣的是,印度的零售支付行业并没有像该国本身那样跳过工业和农业发展阶段,而是直接关注服务业。印度的支付并没有从票据支付时代直接跳到移动支付时代,而是通过发展银行卡支付,逐渐弥补了错过的课程,导致了RuPay的崛起。

RuPay的母公司是NPCI(印度国家支付公司),一个受RBI监管的法人实体,股东是印度50多家国内银行。到目前为止,RuPay已与600多家国内银行合作发行了各种RuPay卡(信用卡、借记卡、虚拟卡等),累计发行量超过5亿张。

由于RBI大力推广普惠金融政策,RuPay卡的交易费用设置得非常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在印度运营了几十年的传统卡组织。

我们之前详细讨论了维萨的运营模式。作为印度国内卡组织,RuPay与维萨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作为四方组织,连接发行银行、收购银行、商家和持卡人。运营原则与其他卡组织没有区别。RuPay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在印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 成本效益:与其他卡组织向商家收取交易金额的百分比不同,RuPay的收费模式是固定费用,例如在线购物或POS卡支付,RuPay对每笔交易收取0.06卢比的费用,发行银行获得0.03卢比(折合人民币不到一毛钱)。

– 免费:印度发行银行和收购银行加入RuPay无需收费。

– 安全:这种安全性相对于印度本身而言,因为交易数据全部由印度控制,提供更好的数据安全。

– 快速:作为国家卡组织,RuPay在清算和其他方面比企业级卡组织得到更多支持。

RuPay的雄心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它积极向国际化迈进,与不同地区和卡组织合作,希望有一天RuPay卡能被全球接受。然而,人们不禁要问,印度真的有如此强大的海外消费能力吗……

数字钱包的杰出代表——Paytm

2010年,Paytm诞生。这家公司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夜成名。事实上,几年前,Paytm只是做一些小生意,如在线账单支付和充值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将成为市场领导者。

直到2013年,看到RuPay蓬勃发展,并了解中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Paytm忍不住想:中国能将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做得如此成功,为什么另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印度不能呢?模仿中国可能奏效,对吧?互联网支付可能不可行,因为印度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好,也没有合适的互联网应用场景。但手机普及率很高,线下交易频繁。为什么不从线下移动支付开始呢?

因此,在2014年,Paytm“模仿”支付宝,推出了自己的数字钱包(下图为Paytm的最新版本)。

数字钱包,就像银行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支付媒介。如何使这种媒介运行顺畅?

在这个世界中,资金转账的抽象场景可以总结为几种模式:B2B、B2C、C2B、C2C。银行卡已经玩了这些模式几十年,支付宝,Paytm的“老师”,也掌握了这些模式。然而,Paytm没有这样的土壤。它既没有零售电子商务平台,也没有批发电子商务平台。如果复制这条道路,将会非常漫长。

在这种情况下,Paytm仔细分析了印度的情况:印度是一个普惠金融状况较差的国家。在2013年之前,平均4个人拥有一张借记卡,60个人拥有一张信用卡,每10万人只有20台ATM(与中国相比,这个数字是97,与日本相比是128)。这导致大量人们的财富以现金的形式存在。

这是否意味着人们不愿意使用银行卡?当然不是。是因为银行没有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知道,银行必须有足够的分支机构、ATM、POS终端和其他终端设备,以覆盖庞大的人口。只有有了这些终端,银行卡中的资金才能流动,只有当资金流动时,银行才能盈利。如果服务人群创造的价值无法覆盖成本,作为一个盈利机构,银行显然不会在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上花钱。

在定位理论中,有一个名言:“你必须提出一个与竞争对手完全相反或荒谬的论点,才有可能超越他们(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永远不会用相反的论点来反驳自己),否则,别费劲了,绝对不可能。”

在印度,这个相反的论点是什么?由于很难开通银行卡,Paytm简化了流程,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电子钱包账户。获得电子钱包的好处是什么?享受与银行卡相同的支付便利。

创建电子钱包并不困难,但困难的是接下来要做什么。Paytm面临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如何将钱存入电子钱包?

如何让钱流通?

由于印度大量人们的财富以现金形式存在,如何将这笔现金存入电子钱包?你需要大量的网点来收集它。建立自己的网点是不切实际的,因此Paytm与印度各地的便利店合作,从大型连锁店如7-Eleven到街上的小商店,以解决第一个问题。

然后,如何让钱流通?个人转账是可以的,因为它们都在同一个系统中流动,只是记账问题。但商业支付是关键。如果无法处理商业支付,人们为什么要将钱存入你的钱包?你能给商家提供收款设备吗?这时,Paytm将注意力转向中国,发现了一个“奇迹”——二维码。

二维码的普及是移动支付逆转的关键转折点。在过去,当使用银行卡支付时,商家必须通过POS机与银行通信并接收支付。POS机对小型商家来说太贵了,即使有钱,也可能买不到。而二维码则非常便宜,只需花费一便士打印和扫描即可接收支付。人类是理性的生物,受理性驱动,因此当然会选择二维码而不是POS机。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数字钱包在零售领域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到目前为止,Paytm在技术方面已做好了全面准备,从充值、转账到支付,应有尽有。然而,对于Paytm的腾飞,它仍然缺乏一个触发点。

2016年11月,好运从天而降。印度总理莫迪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为了打击腐败、洗钱和假币,印度政府决定,从2016年11月8日午夜起,目前流通的500和1000卢比纸币将不再法定货币。这意味着这些纸币将无法用于交易,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存入银行,否则将作废。”

印度人的银行账户数量已经很少,大量财富以大面额纸币的形式存在。由于这些纸币无法存入银行,也无法允许其成为废纸,它们必须存入电子钱包。Paytm欣喜若狂,在那天发了一条推文:

这一决定对印度数字钱包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印度政府没有预料到的。在之前几年的准备和准备的基础上,这股红利使Paytm快速增长,并获得了大量客户。众所周知,Paytm已从阿里巴巴获得了多轮融资,并在Ant Financial的金融云技术支持和RuPay卡的广泛应用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数字钱包。

我们一直认为,银行卡和数字钱包之间没有好坏之分。将银行卡转换为数字钱包很容易,因为其背后的稳定支付和结算逻辑不需要改变。关键是概念。

今天,全球仍有超过10亿人无法获得银行服务。在这些国家,放弃沉重的传统银行基础设施系统,拥抱轻量级的移动支付是必然事件,尤其是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庞大国家。事实上,看看非洲。

然而,世界发展得非常快。最近,一些国家推出了数字化主权货币,这使银行卡行业和数字钱包行业都感到震惊。为什么?

70年前,没有银行卡(信用卡),人们用现金消费,支付就是结算,双方在交易时结算债务和信用关系。

在过去的70年里,支付和结算的过程被分离。尽管多年来,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来减少支付和结算之间的时间差和风险,但由于它们始终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并且它们之间的粘合剂是一堆金融中介(银行)和清算机构,中间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

今天,数字化主权货币出现了,似乎我们可以回到支付就是结算的时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手机上的数字钱包将真正成为“数字钱包”,因为货币与数字钱包之间的绑定关系已经重塑为货币与人们之间的绑定关系。数字钱包可能会迅速从金融工具转变为纯粹的电子钱包应用程序。

结论

我们知道,印度有两个行业在全球非常强大:软件外包和海外劳务出口。这些行业为印度带来了持续的外汇收入。仅海外劳务出口市场,印度的外汇汇款就连续近10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达到近800亿美元,这是印度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了服务外汇市场,印度于2002年推出了名为CCIL(印度清算公司)的服务。事实上,CCIL有几个功能,外汇结算只是其中之一。CCIL使用CCP(中央对手方),这是一种中央对手方交易机制。CCP模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中间人作为卖方的买方和买方的卖方来调解交易,通过将风险集中在自己身上来降低其他成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