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打微信支付?印度扬言迈入无现金时代,印度移动支付有多离谱?www.deekpay.com
## 印度互联网发展史:从“撒币”到“低消费”,为何难成气候?
印度的互联网发展,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印度程序员在美国硅谷的“遍地开花”,印度理工学院更被视为印度平民“一夜暴富”的捷径。然而,在中印关系紧张之际,印度曾封杀中国59款APP,却依然没有诞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巨头。这究竟是为什么?
印度互联网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09年,印度政府就着手推进互联网普及计划,却因数字身份证缺失等问题进展缓慢。2016年,莫迪政府推行“废钞令”,以强制换钱的方式,将大量印度人纳入数字化的体系。这看似一石二鸟之计,却也让印度的互联网发展进程整整延误了7年。
在打通身份认证的关卡后,印度政府着手研发统一支付接口“UPI”,意图复制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功模式。然而,印度的“UPI”却并非市场化产物,而是由政府整合各家银行建立的平台。这种模式缺乏市场竞争力,也限制了创新和效率。
“UPI”的推出,让印度的移动互联网步入正轨,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疯狂的“撒币”大战。为了抢占市场,像Pay TM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采用“消费返现”等手段,以补贴的形式吸引用户。这种模式虽然短期内有效,但却难以持续,最终只能演变成内卷,消耗大量资金,却无法真正提升用户黏性和商业价值。
近年来,不少出海公司选择印度作为第一站,看中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然而,印度的低消费能力,却让互联网巨头们望而却步。尽管下载量惊人,但印度用户在应用上的付费意愿并不高,最终导致收入微薄。
印度的互联网发展,虽然看似热闹,但终究是“根基不稳”。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单一、消费水平低下等问题,都是阻碍印度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印度想要真正崛起,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撒币”和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