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Kwik 支付网关:印度已拥有近百电子钱包,但大多数都是“瘪的”
莫迪政府突然实施的货币 demonetization 政策一夜之间使大部分流通货币失效,自此印度移动支付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Paytm 和 Mobikwick 等主要企业持续处于增长和扩张的黄金期。
据印度商会(ASSOCHAM)与市场研究公司 RNCOS 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2016 财年,印度移动支付市场的价值为 15.4 亿印度卢比。然而,在政府支持、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增长等多重因素推动下,预计到 2021-2022 财年,该市场将激增至 3000 亿印度卢比。
在印度运营的主要公司,包括亚马逊、Uber、Flipkart、Airtel、Hike 和 WhatsApp 等,纷纷开发了自己的移动钱包服务或收购了现有的移动支付公司,以期在这块快速发展的市场分得一杯羹。
经过六个月成熟期的洗礼,印度移动支付行业如何演进?目前该行业拥有近百家公司,市场仍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2006年,印度推出了首个电子钱包,由媒体集团 Times Group 和大型私人银行 YES Bank 合作推出。十年后,根据印度储备银行的数据,市场上出现了 80-90 家电子钱包公司,其中表现突出的包括 Paytm、FreeCharge、Mobikwik、Oxigen 和 PayU 等。
在政府 2016 年 11 月实施 demonetization 政策之前,印度大约有 1 亿电子钱包用户(根据印度商会的数据)。然而,政策调整后,单是 Paytm 的用户量就达到了 2.25 亿(根据 Paytm 发布的最新数据)。
摩根士丹利近期数据显示,仅在 2017 年 4 月,印度移动支付交易额就达到了 90 亿美元,是两年前同期的九倍。预计到 2017 年底,印度移动支付交易总额可能达到 3.5 至 4 万亿美元。
在印度 4.44 亿的城市人口中,60% 的人可以接入互联网,77% 的人将手机视为上网的主要工具(根据印度互联网和移动协会(IMAI)与市场研究公司 IMRB 的联合报告)。不断增加的智能手机用户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潜在的用户基础。随着移动支付便利性的日益凸显,该行业在印度有望继续增长。
然而,行业内产品的同质化要求企业进行差异化发展以保持竞争力。在 80-90 家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移动支付公司目前都在亏损运营。在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的情况下,大多数公司只能从交易服务费中获利,而这在印度由于交易金额普遍较低而受限。许多公司为了吸引用户而烧钱,免费提供服务,导致不可避免地亏损。
目前,业内的共识是,企业要在行业中生存,必须在不过度支出的情况下增加收入来源。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负责人 Vivek Belgavi 指出,移动支付公司要盈利,必须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扩大销售和交易量,从而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以 Paytm 为例,该公司目前正在申请金融产品运营许可证,希望拓展至保险、财富管理等领域。
盈利能力较强的移动支付公司之一 ItzCash 也持有相同观点。公司负责人 Naveen Surya 认为,要盈利,必须进行业务多元化,进入细分市场。除了支付服务外,ItzCash 还与非银行机构合作,为小企业提供服务,并计划进入汇款市场。
一些企业将目光转向了竞争相对较小的 B2B 市场。例如,iKaaz 起初专注于电子钱包服务,但公司 CEO Soma Sundaram 发现竞争比预期更为激烈,UPI 基础的支付应用正在颠覆行业。近期报告显示,Paytm 计划从 8 月开始转向 UPI,显示出这一趋势的势头。
在这种背景下,盈利变得充满挑战。Soma 表示:“经过慎重考虑,我们认为其他支付方向比钱包业务更有利可图,因此我们转向开发‘即点即付’支付。”
紫道认为,印度拥有超过 10 亿的手机用户和 3 亿的智能手机用户,仍有数百万人口未曾体验过移动支付。尽管他们的购买力可能不高,但仍具备基本消费能力。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部分人群成为移动支付的潜在用户群体,市场体量足够大。更重要的是,移动支付是印度政府推动包容性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只要企业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民众的问题,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就有保障。
本文源自“紫道”,部分内容引用自 Quartz、Firstpost 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