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新潮起,新国都打造支付出海新标杆:印度三方支付有哪些平台支付

跨境支付新潮起,新国都打造支付出海新标杆

从移动支付到数字货币,全球跨境支付领域的每一次变革都为产业链上的服务提供商带来了众多机遇与挑战。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整合,全球支付版图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与跃升。

近期,金砖国家发布了“金砖支付”应用系统测试版,支持使用多种非美元货币进行交易结算。多个国家表现出强烈的加入金砖支付系统的意愿。这意味着该系统有望成为国际资金结算系统SWIFT的替代品,对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贸易乃至全球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这是一场“去粗取精”的伟大旅程。回望全球跨境支付的历史,从中国唐代的“飞钱”到美第奇家族的私人跨国银行,从国际清算银行(BIS)到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从移动支付到数字货币,每一次变革都为产业链上的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无数机遇与挑战。

作为国内数字支付技术公司出海的标杆,(公司名称)把握了先发优势,充分利用其产品实力、服务能力和合规性三大维度,加速进入跨境支付市场。凭借前瞻性洞察、持续技术创新和强大的本地化能力,新大陆海外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成功将中国先进的“支付+终端”商业模式引入国际舞台。这不仅为公司的业绩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不断推动全球支付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

以产品为导向,积极走向全球

“世界是一个‘中国制造’的广阔天地。”中国企业的出海已经成为一幅扬帆竞航的生动景象。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七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超过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创历史新高。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产业链加速溢出,奏响了一曲中国企业出海的华美乐章。

早期,大多数中国企业“睁眼看世界”的方式是通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在海外市场打下“中国制造”的烙印,从而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

作为一家成熟的制造公司,新大陆的出海第一步也是从制造开始。自2015年海外销售第一台终端设备以来,新大陆近八年一直在传统制造贸易模式下运营。截至2023年底,新大陆的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尼尔森报告,新大陆的全球发货量多年来始终保持在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新大陆在2018年制定海外战略时,海外收入仅为1.3亿元,但在2020-2023年期间,新大陆的支付硬件海外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超过2亿元跃升至近10亿元。目前,海外硬件收入占公司总支付硬件收入的90%以上,海外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这与全球非现金支付趋势密切相关。新大陆总裁石晓冬透露,去年他们在英国研发支付模块时,许多英国和其他欧洲地区的商家已经停止接受现金,推动了支付硬件的需求。

根据尼尔森报告数据,近年来,全球POS发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9%。对于成熟市场来说,这一数字尤其值得关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支付硬件需求的上升,支付方式的演变也为支付软件开发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支付工具的需求减少,许多新的支付方式应运而生,如二维码扫描、ApplePay和GooglePay等闪付方式。支付方式的转变也引发了中间软件的变化,反映了整个行业软件需求的变化。

新大陆认识到这一点,除了销售硬件外,还扩大了产品线,提供相关系统软件服务。2019年,新大陆成立新大陆欧洲有限公司,正式向欧洲出口服务,为下一阶段的技术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报道,当时新大陆采用代理制度在法国开展业务,主要聚焦于涉及中国游客访法的路线,满足他们的海外需求。

在当前的技术出海浪潮中,新大陆继续加大在高端市场的研发投入,实现了支付硬件和软件产品认证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新大陆支付已获得MPOC认证、PCI P2PE认证、PCI SLC认证、PCI PIN认证等,为在关键海外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深化本地化服务,推出一站式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过去五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快速增长,仅2024年第一季度就达到5776亿元,同比增长9.6%。作为跨境电商的基础设施,跨境支付直接受益于跨境电商的发展。

同时,新兴外贸形式的增长、出境游的增加以及国内外有利政策的推出,为中国支付公司海外扩张创造了良好前景。随着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位居全球首位,(公司名称)支付不仅引领全球,还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支付系统升级浪潮中引入了各种“中国方案”。

对于中国支付公司来说,其出海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数字支付经验和政策支持,这些赋予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然而,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的不同步,以及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的影响,提供本地化服务的能力已成为影响中国支付公司出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旦支付公司具备提供本地化服务的能力,它就可以成为核心竞争壁垒。”作为最早出海的中国支付公司之一,新大陆在本地化运营方面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其中,新大陆的硬件产品在商家中打下了坚实基础,其国际业务部门构建了广泛的商业网络,为公司提供了本地化布局能力和深入整合能力。拓展支付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也成为了一个容易选择的方向。

2023年,新大陆的跨境支付品牌Paykka问世。同时,新大陆推出B2B跨境支付产品和海外本地支付产品,旨在通过其支付产品和服务,为跨境电商和跨境贸易企业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支付解决方案。

新大陆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进一步优化海外牌照布局,持续加强跨境支付和海外收款业务的产品、团队和渠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4月,公司成功获得香港MSO牌照,进一步完善了全球支付牌照版图。公司跨境支付品牌Paykka成功推出海外本地收款、B2B外贸收款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已全面商业化。在海外本地收款业务方面,欧盟地区自去年首笔交易结算以来,商家覆盖和交易量迅速增长。在跨境支付业务方面,公司上半年成功中标一家银行的跨境汇款业务服务项目,并与多家平台公司达成战略业务合作,共同为跨境企业提供一站式支付解决方案。

加强合规基础,构建可信赖的商业生态系统

近年来,全球跨境支付市场呈现出显著增长,推动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快速发展。

从产品出海到服务出海,再到如今的技术出海,新大陆抓住了每一次机会,赢得先发优势,形成了POS机、收款、增值服务和技术产业链的全面布局。

新大陆总裁石晓冬表示,技术出海最关键的一点是让他人的文化相信我们的技术,这是中国公司出海三步走中最难的一步,包括文化差异、理解差异和制度差异。

新大陆对此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专注于巩固合规基础,努力构建可信赖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欧洲,合规是首要任务。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合规工作,没有开展任何业务,然后才开始申请牌照,扩大用户基础。对于信息相关的行业,如果它们在欧洲和美国运营,第一步是确保合规;否则,即使公司已经成熟,也可能会因为个人隐私或信息合规问题被监管机构质疑,导致努力白费。”

新大陆总裁石晓冬指出,公司在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上的支出非常高,必须使用最好的团队来保护个人用户隐私,确保所有GDPR要求在技术信息出海前得到满足。

获得牌照是新大陆的另一个重要举措。2022年,新大陆获得卢森堡PI牌照,允许其在整个欧盟市场开展收款业务。随后,新大陆还获得了美国MSB牌照和香港MSO牌照,能够为海外公司解决跨境支付和收款问题。

以卢森堡PI牌照为例,欧洲的反洗钱监管非常严格,PI牌照是欧洲市场上的全支付牌照。目前在欧盟成员国拥有支付牌照的中国公司寥寥无几,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以及PingPong、连连数字等跨境支付服务商。可以说,获得PI牌照不仅是新大陆在欧洲市场运营的必要条件,也是其核心壁垒之一。

当前,中国支付公司的出海已成为普遍选择。今年8月,The Brainy Insights发布研究报告称,2023年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为1902亿美元,预计从2024年到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5%,到2033年将达到3920.1亿美元。

凭借先发优势,新大陆正全力加速前进,在支付出海领域树立新标杆,同时加速进入万亿美元规模的跨境支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