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Kun 支付网关:印度人,为什么比中国人敢花钱?

印度人,为什么比中国人敢花钱?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显著的情况:消费不足。消费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鼓励各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大消费力度,以刺激国家经济。

在消费方面,印度在统计数据上表现不错。以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来看,2023年印度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60%,虽然低于美国(82%)和日本(77%),但显著高于我国(53%)。

从下方的图表中,这种差异更为直观。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印度的消费率比我们高呢?在我们的印象中,印度不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吗?它的人民怎么会有这么多消费?

在我们的印象中,印度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设定的极端贫困标准,如果一个人的日收入低于2.15美元,即大约15元人民币,那么他们就被视为极端贫困。在今天的印度,仍有8300万人生活在每天不足15元人民币的水平,这意味着他们的月收入不足450元人民币。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因为它意味着在印度每遇到1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每天收入不足15元人民币。可以说,如果你今天不赚钱,明天可能就会饿肚子。

然而,印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尽管它贫穷,但人民愿意消费。例如,印度人有世界上最难让人接受的一个 peculiar 习惯——喝牛尿。他们把牛尿、牛粪和香料混合在一起,制成在市场上销售的饮料。

印度的牛尿饮料

这种牛尿饮料的价格从几元到80元不等,甚至高于普通印度人的日常生活费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牛尿饮料在印度每年销售数百万份,市场规模达到数十亿人民币,展示了印度人令人印象深刻的消费能力。

印度人的另一个小习惯是喜欢打电话。许多在国外的中国人注意到,印度人总是拿着手机,一有空就给家人打电话。

印度人喜欢打电话

与我国人们更喜欢发短信而不是打电话不同,印度人如果有话要说就会打电话。即使在公共社交媒体平台上回复网民的问题时,他们也会要求电话号码进行私下通话。这个习惯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人对最新智能手机感兴趣。数据显示,大约50%的印度人计划在一年内更换手机。

过去九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了20倍。2024年上半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6900万部,同比增长7.2%。因此,苹果、小米、三星、vivo和OPPO等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都在印度市场激烈竞争,都希望分得这块沃土的一杯羹。

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印度GDP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居民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今年3月,印度统计部门发布了每五年一次的家庭消费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2023年印度人均月消费为4794卢比,约合400元人民币,与2013年调查结果相比,复合年增长率为8.9%。

从印度GDP的细分来看,私人消费占比最高,增长最快,从2010年的GDP的55%增长到2023年的59%,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印度人高消费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印度庞大的人口。许多访问印度的人首先被那里的人口数量所震撼。机场拥挤,街道繁忙。2023年4月,印度的人口达到了1.43亿,超过了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1.43亿人的各种需求构成的巨大消费市场,乘以印度总人口,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而且,这1.43亿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68%的印度人口处于工作年龄(15-64岁),而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龄相对年轻,2023年为29.5岁。

年轻人以愿意消费而闻名。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塑造了印度青年“先消费”的主流价值观,他们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派”精神在许多印度电影中都有所体现,其中经常插入歌曲和舞蹈来展示国家的乐观,这反过来又塑造了青年的消费价值观。

年轻人的开放消费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印度消费市场的繁荣,如前文提到的电子产品市场。实际上,不仅是电子产品市场,印度的电子商务、时尚、餐饮、美妆个护和教育培训市场也都受益于青年人口,消费不断增加。

印度人能够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的发展,这使人民富裕起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从1950年到2005年,在55年的时间内,印度城市人口的比例只增加了11.7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

今年,莫迪政府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25年投资超过10亿卢比(超过8000亿人民币)用于印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笔巨额资金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印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印度培育了具有竞争力的IT、制药、汽车、农业、纺织服装和电影产业,为许多印度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充实了他们的腰包。

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工作,而原本的城市基础设施已无法支持新居民的大量涌入。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印度的城市化率约为32%,2023年约为36.36%。在过去十年中,城市化率增加了近4%。

尽管印度仍然主要是农村,只有3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印度城市化的步伐仍在加快。根据官方联合国预测,到2035年,印度的城市人口将达到6.75亿,到2050年将超过农村人口。

城市化的加速和居民向城市的涌入自然促进了各个行业的消费,对家具行业的影响最为显著。海外商业数据平台Statista的研究显示,预计到2024年,印度家具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到2027年将达到390亿美元。今年,亚马逊宣布其印度网站上家居、厨房和户外产品类别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5%,其中环保产品和绿色家居产品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这表明城市化给印度带来了新的消费驱动力,这一趋势可能在未来近十年内持续。

印度高消费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人的消费观念和习俗。首先,印度年轻人的储蓄观念正在减弱。印度曾经是一个以储蓄为导向的国家,2000年左右,印度家庭贡献了约60%的储蓄。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印度的国民储蓄率已经下降到约30%。根据Motilal Oswal报告,2023年12月,印度家庭债务达到创纪录的高点,占印度GDP的40%。此外,净储蓄率降至47年来的最低水平,占GDP的5%。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环境不佳、高通胀、印度高失业率以及发展第二产业的困难,使得年轻人难以存钱。目前,印度人主要将钱花在房地产和黄金上,许多年轻人喜欢投资股票。以黄金为例,印度国教印度教认为黄金是繁荣和财富的象征,许多印度神都被描绘成佩戴黄金。在印度教的影响下,许多印度人一有钱就购买黄金,甚至将黄金捐献给寺庙。

印度人排队购买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4月30日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印度中央银行增加了19吨黄金储备,而去年全年中央银行仅购买了16吨黄金。专业人士预测,今年印度的黄金需求可能在700至800吨之间。可以说,印度人一旦有了钱,就会想买黄金。

推动印度消费的另一个因素是印度的婚礼文化。众所周知,在我国,婚姻可能是家庭最大的开支。许多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为他们储蓄婚礼费用,大约20年后,这些钱会一次性花光。实际上,印度也类似,但略有不同,因为在印度,新娘的家庭是花费最多的一方。

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调查数据,印度超过90%的农村家庭为新娘提供了一大笔嫁妆,嫁妆费用是 groom 礼物的7倍。嫁妆通常包括房子、电器、家具、日用品、一辆车、新娘和新郎的黄金珠宝以及所有婚礼费用。这极大地推动了某些行业的消费热潮。

即使是一些中产阶级的印度家庭,也可能因为给女儿出嫁而变得贫困。结婚后,当然就是孩子的出生,印度人非常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这是一项重大且昂贵的开支。根据印度商会联合会2013年的一项调查,大约65%的印度家庭每月将其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用于子女的教育。每个孩子的平均学费和制服费用从2005年的35000卢比增加到2013年的94000卢比。此外,超过一半的家庭表示,他们子女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教育费用在180万到200万卢比之间,并且每年都在增加。

因此,多年来,投资印度的跨国公司一直在觊觎这块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