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为什么比中国人敢花钱:印度原生支付是什么意思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情况——消费不足,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鼓励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消费,以此刺激经济。在此背景下,印度的消费数据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据统计,2023年印度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60%,虽然低于美国(82%)和日本(77%),但远高于我国(53%)。
以下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这一情况。虽然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为何印度的消费率高于我们呢?
在大家的印象中,印度一直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设定的极端贫困标准,如果一个人的日收入低于2.15美元,即大约15元人民币,那么他们就被视为极端贫困。在今天的印度,仍有8300万人的日收入低于15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每17个你遇到的印度人中,就有一个日收入低于15元人民币。可以说,如果今天不赚钱,明天可能就会饿肚子。
然而,印度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尽管贫穷,但印度人愿意消费。例如,印度人有这样一个让全球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特殊习惯——喝牛尿。他们将牛尿、牛粪和香料混合,制成市场上销售的饮料。
在印度,牛尿饮料的售价从几元人民币到80元人民币不等,远高于普通印度人的日常生活费用。然而,每年仍有数百万瓶牛尿饮料被售出,市场规模达到数十亿人民币,展现了印度人的消费能力。
印度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打电话。许多在国外的中国人注意到,印度人总是手机不离手,一有空就给家人打电话。与中国人尽可能发短信的习惯不同,印度人更喜欢打电话讨论任何事情。即使在公共社交媒体平台上回复问题时,他们也常常要求提供电话号码进行私下通话。这一习惯也促使他们对新智能手机产生了兴趣。数据显示,约50%的印度人计划在一年内更换智能手机。过去九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了20倍。2024年上半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6900万部,同比增长7.2%。
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制造商,如苹果、小米、三星、vivo和OPPO,都在印度市场激烈竞争,都希望分得一杯羹。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印度GDP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居民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
今年3月,印度统计局发布了一次每五年进行的家庭消费调查。根据调查数据,2023年印度人均月消费为4794卢比,约合400元人民币,与2013年调查结果相比,复合年增长率为8.9%。
从印度GDP的构成来看,私人消费占比最高,增长最快,从2010年的55%增长到2023年的59%,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人可能会好奇,印度高消费率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印度庞大的人口。许多访问印度的人都对其人口数量感到震惊。机场拥挤,街道繁忙。2023年4月,印度以1.43亿的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43亿的人口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将总人口乘以消费需求,得出的消费规模相当可观。而且,这1.43亿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68%的印度人口处于15-64岁的劳动年龄组,2023年的中位年龄为29.5岁。年轻人的最大特点是愿意消费。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塑造了印度青年“先消费”的主流价值观,他们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这种“乐观”精神在许多印度电影中都有所体现,歌曲和舞蹈常常被插入其中,展示国家的乐观情绪,塑造年轻人的消费价值观。
年轻人的开放消费观念对印度消费市场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市场。实际上,不仅是电子产品市场,印度的电子商务、时尚、食品饮料、美妆个护和教育培训市场也受益于这股年轻消费者的浪潮,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消费趋势。
印度高消费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发展,这使印度人富裕起来,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从1950年到2005年,印度城市人口仅增加了11.7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今年,莫迪政府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在2025年前投资超过10万亿卢比用于印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笔相当于8万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原因是近年来印度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印度培育了具有竞争力的IT、制药、汽车、农业、纺织服装和电影等行业。许多印度人找到了工作,钱包也鼓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工作,使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印度的城市化率约为32%,2023年增加到约36.36%。在过去十年中,城市化率增长了近4%。尽管印度仍然主要是农村,只有3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
根据官方UN预测,到2035年,印度的城市人口将达到6.75亿,到2050年将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向城市的涌入自然带动了服装、住房、交通等各个领域的消费。对家具行业的影响最为显著。海外商业数据平台Statista的研究显示,预计2024年印度家具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到2027年可能达到390亿美元。今年,亚马逊宣布其在印度的家居、厨房和户外产品业务增长了近25%,环保和绿色家居产品表现突出。这表明城市化给印度带来了新的消费驱动力,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近十年。
印度高消费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人的消费观念和文化传统。首先,年轻印度人的储蓄观念正在减弱。印度曾是一个储蓄导向的国家,2000年左右,印度家庭贡献了约60%的储蓄。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印度的国民储蓄率降至约30%。根据Motilal Oswal报告,2023年12月,印度家庭债务达到创纪录的高点,占印度GDP的40%。此外,净储蓄率降至47年来的最低水平,占GDP的5%。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环境不佳、高通胀、高失业率以及印度发展第二产业的困难,使年轻人难以储蓄。
目前,印度人主要在房地产和黄金上消费,许多年轻印度人喜欢投资股票。关于黄金,印度国教印度教认为黄金是繁荣和财富的象征。许多印度神祇都被描绘成佩戴黄金。受印度教影响,许多印度人一有钱就购买黄金,甚至将黄金捐献给寺庙。
世界黄金委员会4月30日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印度中央银行增加了19吨黄金储备,而去年全年净购金量仅为16吨。专家预测,今年印度的黄金需求可能在700到800吨之间。可以说,一旦印度人有了钱,他们就想买黄金。
印度婚礼文化也是推动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为子女举办婚礼往往是小家庭生活中最大的消费。许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就开始为他们的婚礼存钱,20年后,所有的钱一次性花光。印度的情况类似,但有一点不同:在印度,是新娘的家庭在婚礼上花费最多。
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调查数据,超过90%的印度农村家庭为新娘家庭提供了一大笔嫁妆,是新娘彩礼费用的七倍。嫁妆通常包括房屋、家电、家具、日用品、汽车、新娘和新郎的黄金珠宝以及所有婚礼费用。这极大地推动了某些行业的消费。许多中产阶级印度家庭甚至因为给女儿出嫁而破产。
结婚后,当然就是孩子的出生,印度人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且昂贵的开支。根据印度商会联合会2013年的一项调查,约65%的印度家庭每月将其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用于子女的教育。每个孩子的平均学费和制服费用从2005年的35000卢比增加到2013年的94000卢比。此外,超过一半的家庭表示,他们子女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教育费用高达180万到200万卢比,并且每年都在增加。
因此,多年来,投资印度的跨国公司一直在觊觎这个庞大的市场。